无杀生的宗旨包含和平(不存在着战争或引发战争的条件)、 非暴力 (心理 、 生理 和结构上)和无伤害(在思想、言语和行为上不构成伤害)的概念。
佛教五戒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戒。 “不杀生”是“仁”,“不偷盗”是“义”,“不邪淫”是“礼”,“不妄语”是“信”,“不饮酒”是“智”。
在基督教摩西十戒中,四条最基本的戒为:不可杀人、不可奸淫、不可偷盗和不可做假见证;摩奴法典里也规定:不杀生、不妄语、不偷盗、不非梵行(不淫)和不贪瞠;《包达夜那》法典乃举有不杀生、不妄语、不偷盗、忍耐和不贪五种;耆那教乃说有不杀生 ...
2016年12月14日 · 不能杀生的戒律不仅规定我们不能直接杀害一切生命,就是帮助其他人杀害生命都是破戒的。 比如说,你为他人杀害生命提供了工具、场所或者其他必要条件,直接促成了这次加害行为,那你就和直接杀害生命的人同样都有业障和果报。
2019年9月27日 · 佛教主张不杀生,主旨在于 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, 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,我们自己怕受伤害、畏惧死亡,众生无不皆然。
在很多的经典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描述不杀生的定义:两手占满鲜血,非常残忍地、毫无慈悲之心地伤害或杀死无辜的生命。
無殺生 (英語: Nonkilling)倡導人類社會不應該有 殺生 ,不應該有殺生威脅,以及不該存有可助長殺生的環境。 [1]
2011年6月29日 ·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,其意义有四种: 一、杀生害命,罪业深重,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。 大智度论云:“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。 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。 ” 二、杀害众生,违背大慈悲心。 三、众生皆为过去生中父母,亲戚朋友, 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。
無殺生的宗旨包含和平(不存在著戰爭或引發戰爭的條件)、 非暴力 (心理 、 生理 和結構上)和無傷害(在思想、言語和行為上不構成傷害)的概念。